【題目】
請結合5.12汶川大地震,談談對成語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”的理解?
【測評要素】
綜合分析能力
【答案要點】
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”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所說的。所謂預,指的是謀劃、準備,即未雨綢繆。這句話強調了“預”的重要性,它告訴我們,無論做什么事情,要想取得成功,必須要做好一定的謀劃、準備工作。
?。?12四川大地震,在黨中央、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,我們?nèi)〉昧丝拐鹁葹牡木薮髣倮?。如果我們沒有建立科學的公共安全應急救助機制,在地震發(fā)生之后,我們的救助部隊就不會在第一時間趕赴救災現(xiàn)場,我們的救助工作就不會有步驟、有秩序的展開,我們的損失就會逐步擴大。但是,5.12大地震帶給我們的教訓也是深刻的。如果我們重視了對地震的研究和探測,加強加大了自救知識的宣傳力度,重視對房地產(chǎn)產(chǎn)業(yè)的監(jiān)管,重視公共安全應急機制的建設,老百姓的損失就會減少,政府的負擔也會相應地降低,我們就會有更充足的財力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。在實際工作中,我們也要樹立這種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”的思想,凡事認真準備,努力做到未雨綢繆,不打無準備之仗。只有這樣,當遇到突發(fā)事件的時候,我們才會做到最大化地保護群眾的利益,把損失降到最低。